在甘肃广袤而壮丽的土地上,有一条古老而充满活力的河流——泾河,是黄河二级支流,平凉人民的“母亲河”。它浩浩荡荡,急湍如箭,猛浪若奔,千百年来,一路慷慨施舍,一路广布恩泽,培育了陇东文明、养育了平凉儿女,千回百转地流淌到今天。
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传说
泾河,是平凉人的心灵源头和情感活水。
时光的步履姗姗而过,泾河的流水清澈延伸,山石林草过滤了它的尘滓,纤尘不染的质地养育着慧眼的诗人。《诗经》中《邶风·谷风》曰:“泾以渭浊,湜湜其沚。”一句“泾渭分明”,引发民间“泾清渭浊”和“泾浊渭清”的广泛争论。
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崆峒区、泾川县、宁县,于长武县马寨乡汤渠村流入陕西境内,至高陵区陈家滩注入渭河。出身本来就充满传奇色彩,中途又遇到了道源圣地崆峒山,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千古美谈,让泾河的神奇与神圣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持。魏徵梦斩泾河龙、周赧王断泾斩龙脉、还有柳毅传书的爱情故事……一个个美丽的传说镌刻在河流蜿蜒的身上,一粒沙、一块石头,都记载着过往时光的起落沉伏,浓缩着浩瀚久远的时光密码。
跨越泾河 逐梦安澜
一河泾水,一河清灵,流过的是牵动的柔肠,留下的是岁月的风华。
泾川河谷自古就是穿越六盘山区的交通要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巡陇西、北地二郡,出鸡头山,过回中”,开通了关中通往陇右的一条驰道——鸡头道;隋、唐之间开凿泾川道,民国时建设了干线公路(即西兰公路),是国家公路交通大动脉,后并入国道312线;进入二十一世纪,G22线、G70线相继建成通车。公路交通的发展,平凉八里桥、双拥桥、备战桥、长庆桥……泾河上的一座座桥梁应运而生。而G70高速公路上的泾河特大桥,是近年来平凉交通发展史浓墨重彩的一笔,已成为平凉的一幅地域标志。
泾河特大桥,位于泾川县窑店乡练范村川里组与宁县长庆桥镇长庆桥村之间的泾河之上,横跨在泾川县南塬东部边缘与董志塬边缘,建设期总投资价2.47亿元。根据桥址区域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及长庆桥互通式立交布置等基本条件,同时从桥型和桥跨合理,施工快捷、养护方便等方面综合考虑,大桥共6联24跨,23个桥墩,全长1723米,主跨共5跨162米,主桥上部结构为连续刚构箱梁,采用了波形钢腹板代替常规混凝土腹板,这种设计结构不仅减轻了桥梁自重,还提高了结构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桥面最大高度约85米,桥墩最高79米,目前是甘肃省同类型桥梁结构中跨径最大,建筑高度最高的桥梁,被称为“甘肃第一桥”。
河流无需言语,却给你答案!如今,泾河特大桥宛如一条巨龙横卧泾水碧波,身姿雄伟而壮丽,在平静的河面上,倒影清晰可见,与桥身交相辉映,形成一幅完美的对称画卷。
守望时代,永葆生机
泾河特大桥不仅是一座物理上的桥梁,更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它见证了甘肃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崛起和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也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日均两万辆左右的大小车辆在泾河特大桥驶过,不仅减少了运距、降低了全社会物流成本,也拉近了平凉与陕西之间的距离。公路交通正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的角色,以“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实际行动服务着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水鸟和鱼,是泾河的生灵。驶过泾河特大桥,你的眼睛会经常被各样水鸟吸引,它们展开五颜六色的翅翼在水面翱翔,翅翼时而划过水面,时而直插云空。冬日河两岸芦苇丛中,大雁、白鹭、赤麻鸭,这些唐诗宋词里的候鸟穿越遥远的时光,为泾河鸣啼歌唱。
一座桥、一条路,让泾河沿途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更加焕发勃勃生机,使得这条古老的历史之河更加彰显博大的人文境界。崆峒山道院建筑、泾川王母宫石窟和南石窟寺(东方洞)、庆阳西峰镇南的北石窟寺、长武唐代昭仁寺、彬县大佛寺、苻坚墓、公刘墓、武功老城南侧小华山上的周部落姜嫄墓、礼泉唐太宗昭陵、泾阳郑固渠遗址、崇文塔、惠梁寺……众多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宛若颗颗明珠,让泾河成为一部厚重的历史典籍。
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河清水向东流。只待时日,正在今朝。惟愿泾河浩荡,喜看万物繁荣,古老的泾河故事正在翻开新时代的新篇章。
泾河上的长庆桥
-LE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