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桥飞架 路网交错纵横
有力见证了贵州大地发生的“千年之变”
在安顺
一条条公路迭代变更
在黔中大地上交织成网
一座座大小桥坐落于国省干线之间
穿山越壑、恢宏壮美
她们历经岁月变迁,承载黔中经济发展的历史重任,沧海横流,岁月成碑,见证这些变化的除了潺潺的流水,万峰成林的高山,还有横跨河上的那一座座桥梁,坐落山峰之间的那一条条公路,现安顺公路开通“黔中•桥路印记”栏目,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为您介绍安顺境内公路老桥老路的故事。今天介绍的是北盘江铁桥(国道320线关岭晴隆交界处)。
国道320线关岭顶云至盘江桥公路改扩建工程(二战钢桥旧址)
盘江桥之前世今生
盘江铁桥坐落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新铺镇江龙村胡深沟组西面3公里,贵州省关岭公路管理段管养国道320线K2341+589段左侧,北盘江上的盘江桥,又名盘江铁索桥、盘江铁桥、“二战钢桥”,它在中国地图上很难被找到,但却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史上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该桥地处北盘江中游,为通滇咽喉,素有“滇黔锁钥”之誉,是兵家必争之地。作为抗战时期中国与盟国唯一战略补给线上的咽喉要道,直接而有效地支持了国内抗战,对远东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战区西南国际大通道的交通命脉,是国内留存的最大最完整的“二战钢桥”,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
通滇古道的咽喉要塞
贵州在西南地区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东接湖南,西连云南,南界广西,北邻四川,为东来西去、南下北上的重要枢纽。自元朝开设黔滇驿道始,云南进入中原内地的主要线路(通京大道)即走此道,由关岭过晴隆的古驿道就成为由黔入滇的必经之地。古人用“峻岭不飞千里雁,惊涛常起地中雷”来形容北盘江的地理条件,北盘江河谷地域水深无际,波涛汹涌,江面宽近三十六丈,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盘江铁索桥建成后,重要性更为凸显,成为黔滇驿道上的重要关隘,世称“滇黔锁钥”。
盘江桥畔,悬崖峭耸,地势险峻,两架桥梁,犹如飞虹卧龙,横卧江面,紧缠两岸石壁。站在钢梁桥头向上游眺望,只见江水从峡谷中滚滚而来,涌起层层巨浪,波涛翻涌出阵阵轰鸣,气势磅礴,好不壮哉!
沧桑历史的见证者
盘江桥始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落成于崇祯三年(1630年)。国家图书馆藏《铁桥志书》记载,盘江铁索桥建成后极为壮观,仅建造用铁至少16.2万斤。桥面铺木板两重,桥两旁既有铁链为栏,又有交错的细链为护栏。两端建有鼓楼和半月城,东西两岸各有四座揭地神像、天王像,有铁牛、石猊为桥镇。江岸有一座五层楼阁高的菩萨像,还有元真观、三元宫、关圣庙、五龙庙、地藏殿、接引佛等寺庙道观菩萨像。其余如题桥勒石、对联匾额、崖刻石坊等不可胜数。
据清道光《永宁州志》,康熙年间,盘江铁索桥已五圮五修。直到雍正七年(1729年),清廷准云贵总督鄂尔泰《请开上游驿站疏》,将黔省通滇大道,由安顺府之安庄另开新路,自镇宁州属黄果树(今镇宁自治县)改道经郎岱毛口渡(今六枝特区)过北盘江。自此,走盘江桥人少,“三年小修,五年大修”的旧例也改成六年一修。此后,这座工程浩大的铁索桥在风雨中屹立200余年,直至民国时期再次改造、加固。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着国民政府迁往重庆,西南地区的滇缅公路、滇黔公路成为了物资转运的交通要道。盘江铁索桥作为跨越北盘江的重要枢纽,成为了物资运输的关键一环。国民政府多次加固钢桥,大量的援华物资由缅甸、印度经过钢桥运往前线。日军开始意识到钢桥的重要作用,先后100多次对钢桥进行轰炸,投下的炸弹共500多枚,盘江铁索桥最终被炸毁。据当地老人讲述,日本飞机炸桥的时候,就直接从他们的寨子上空飞过,山上的弹坑密密麻麻。西南地区唯一的交通大动脉被切断了,抗战军民抓紧在上游抢搭浮桥、赶造渡船、整修码头,有效地缓解了运输困境。最后,在国民政府和美国驻中国战区总参谋长史迪威将军的督促下,美军派出工程专家和工兵,并从法国商人处买到钢材。不到半年,在当地军民的努力下钢桥又屹立在北盘江两岸。
20世纪70年代初,国道320线进行了一次大整修,改成沥青路面,在离盘江铁桥上两公里处新修了一座水泥单拱大桥,取名盘江桥,但是盘江铁桥一直沿用到1985年,后来从安全的因素上考虑,原桥停止使用,改走现在的水泥拱桥。三桥相映成趣,成为盘江桥风光的一景。
新世纪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国家对贵州北盘江流域的开发利用,作为贵州“西电东送”重点工程,位于盘江铁桥下游的马马崖水电站于2014年8月建成,电站拦坝蓄水使水位升高。如此一来,盘江铁桥即使不拆除也将被淹没。经文物管理部门的努力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多方论证和考量后,决定对盘江铁桥的桥墩、桥体予以整体抬升,在原址上加高桥墩抬高桥面15米,使其高于电站库区水位。
抗日战争期间,盘江铁桥为中国人民最终战胜和消灭日本侵略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战争与和平、血泪与战火的历史中演绎着自己的角色,它也被誉为“抗日功勋桥”。盘江铁桥是历史的见证者,桥虽小,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它展现了一幅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讴歌了一首悲壮激烈的爱国诗篇。历经战争磨难和洗礼的盘江铁桥虽光荣“退伍”,却依旧诉说着中华民族那段悲壮的抗战史,缅怀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依然时刻警醒后人铭记历史,赓续血脉,奋楫当下,蓄力未来。
文人名士青睐的对象
盘江铁桥建成后,不仅是很长一段时期黔地通滇的必经关梁,也成为一处名副其实的名胜,时人称之为“铁桥跨汉”,引来无数文人名士“打卡”赞誉。这些人或观光游记,或赋诗作文,或作图以记,或对联匾额,络绎不绝。
仅从《铁桥志书》记载的不同署名的题桥勒石、诗文、对联匾额统计,就多达200余人,其中不乏朱燮元、傅宗龙、张镜心、张鹤鸣、钱士晋、龙文光等达官显要,也有张瑞图、董其昌、王铎等著名书画大家。时人盛赞朱家民建盘江铁索桥有“补天”之功,并为其建祠立像。
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探险家徐霞客过盘江铁索桥,从一名“游客”的角度,写下一篇数百字“游记散文”,详细记载盘江铁索桥始建时间、建造缘起、建成形制及周边古迹。
清朝成书的《明史》《黔书》《黔南识略》,(康熙)《贵州通志》、(咸丰)《安顺府志》等贵州地域古今各类志书都有盘江铁索桥的相关记载,后人歌咏称赞之诗词文赋更是难以统计。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用较大篇幅记述此桥,并盛赞盘江铁索桥“是一座结构上较大、建筑艺术处理很好的桥梁。”
文章综合自:《贵州日报》2023年06月30日刊载 张文建:贵州第一座铁索桥——盘江铁索桥
微信公众号文史天地2023年06月16日刊载 姚启超:永载史册的盘江铁桥
【校对:苗挺节】
-LE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