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湄潭27°茶海路”,一路开车前行,万亩茶海与农村公路融为一体,成为天然景观,也吸引了很多外省份游客,来这里租一块地,种一片茶,做一位幸福农民。
近年来,湄潭县委、县政府按照“交通引领经济,突破农村公路建设瓶颈,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的理念,坚持不懈狠抓农村公路路网、农村客运网建设,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难、乘车难、运输难及致富难”问题。过去狭窄的烂泥路变成了今天“畅安舒美安”农村公路,起点位于国道243线与乡道004线交叉口,途经翠芽27°景区、“十谢共产党发祥地”田家沟、“西部茶叶第一村”核桃坝、乡村旅游火爆点“七彩部落”、烟岚旅居、兰馨庄园等资源点,止于兴隆镇核桃坝村的湄潭27°茶海路便是其中的一条。
“因为路,我才来这里建厂。”贵州省湄潭县群峰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启义是土生土长的湄潭人,从小就开始和茶打交道的他深知路对茶产业的重要性。“新采摘的茶叶保质期只有40分钟,一旦超过这个时间,被压在底下的茶叶就要变质。”陈启义表示,2014年选址建茶叶加工厂时,路是否通达是他考虑的首要条件。
那时,全长12公里的湄潭27°茶海路刚刚提等升级改造完成,全线按照四级公路标准修建,路基宽6.5米,路面宽5.5米,两侧绿化带3米至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这些条件,成功打动了陈启义。2015年,占地73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正式开业。“我们分季节生产红茶、白茶、绿茶等多个品种,没有淡旺季。”贵州省湄潭县群峰茶业有限公司徐丹告诉记者,他们一年的产值就可达1200万元,可以辐射周围3600亩的茶园,真正带动了地方产业发展。
贵州省湄潭县群峰茶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只是湄潭县以路带动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在通达便利、服务完善、体验丰富的交通通行条件下,27°茶海路沿线村镇结合“以旅兴茶、以茶促旅”的发展思路,开始尝试探索茶旅一体化的致富路径。依托茶资源,围绕茶主题,主动发展农家乐、民宿、茶事体验园等多种乡村旅游产业形式,短短几年时间,基本实现“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村民“人人是股东,户户能分红,年年有收益”,收入比从前翻了好几番。据统计,2023年沿线人均纯收入突破20208元,2021年,这条路被评选为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我们家总共5亩茶园,每年的纯利润就要5万多元。”“湄潭27°茶海路”沿线龙凤村村民邹世凤感慨道,以前路不通,要卖茶叶只能靠人扛肩挑,每次只能扛10斤,而且卖不上价格。
路修通后,邹世凤家建起了自己的茶叶加工厂,收茶人上门取货,茶叶根本不愁销。
“湄潭27°茶海路”的打造,极大带动了沿线茶叶生态产业的发展,带火了项目沿线的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沿线农民由此走出了一条道路通、产业兴、村民富、村寨美的茶旅一体化新路子,也底气满满地成了一个“幸福的农民”。
【终审:杨 燕】
-LEYU